close

  前陣子朋友A提到身邊的人無法同理她身上的病痛,那些人認為「怎麼可能拖那麼久還沒好?」、「怎麼可能痛成那樣?」,一副她痛成這樣很不正常的說法。
  差不多的時間裡,朋友B聊到每次跟她室友吵架或者快吵架時,她的室友都會說她的認知是錯的,不應該這樣,那是不對的。
  這幾天,一個朋友C跟我談了朋友間發生的衝突,而這衝突可以拿來解釋前兩個朋友所提的事情,甚至更多別人眼中的「不正常行為」。

  並非不存在自己經驗裡、不是自己認知的那些人事物就該被稱為不正常、不對。

  曾經有個堅持異性戀才正常的朋友跟我說「我覺得同性戀都很不正常,是錯的,因為同性戀很少」,我回那個朋友說「如果今天我是同性戀,身邊以同性戀親友佔多數,我告訴你『異性戀都很不正常,是錯的,因為是少數』,你怎麼想?」。
  猜猜那個朋友怎麼回應?
  一、馬上反駁我「妳又不是同性戀,而且同性戀才是少數」。
  二、思考起所謂多數與少數的差異,並且開始提供身邊例子「沒有這種狀況,而且同性戀很少」,試圖擊潰我口中的假設。
  三、開始換位思考,如果自己身為那個少數,被這樣說的感受。
  當然不一樣的人可能有這三種狀況以外的反應,不過這個朋友是第二種狀況,如果聊天討論變成衝突時,第三種狀況通常會變得很難出現。
  當他回我第二狀況的這句話甚至不斷指責批評我的想法是錯的後,我也回應他——
  「你以你的經驗告訴我『你覺得』。雖然我不是同性戀,我身邊的確有不少同性戀朋友,而我不認為他們不正常,這是我的經驗。我們的經驗當然不同,你不該指責我的經驗是錯的,所以我也沒去說你這樣想不對,只是告訴你『我是怎麼想的』。」

  我跟朋友C聊到的衝突中,也有談到我對「衝突」的認知。
  很多衝突是來自「我以外的不正常、是錯的」。這個包含了:我認為的才是對的、我經歷過的一切才是正常、我理解的才是對的……不論哪一個起因,都不會包含了「我可能是錯的」。
  只要一方堅持這種想法,另一方也不願意退讓,就會變成了衝突。
  於是朋友A選擇閉嘴不再談的閃避,這容易被理解成「你不喜歡我,所以堅持不跟我繼續話題」、「你心虛了,所以才不跟我繼續談這話題」。
  朋友B在極少數的狀況下會變成衝突、爭吵,一部分做法則是變成緩和對方情緒的避開話題,讓對方覺得「朋友B似乎認同自己的話」,另一部分做法則是把自己底線講清楚,任由室友發洩完情緒,再去聽對方講有多生氣自己。
  朋友C聊到衝突發生後,會開始出現對方不太理會自己,甚至消失,然後自己拼命想挽回這段交情,卻是拿熱臉貼冷屁股。
  以這三個朋友來說,其實C的自我調適能力比較好,AB都因此產生極大的壓力。
  A的事件讓對方產生被敵對的感受,因此在某些事情上變得容易遭遇對方態度不善的對待,而A把遭遇到態度不善的感受以更冷漠的方式回應,成了一種嚴重的惡性循環。
  B則是還無法調適自己的情緒時就要去煩惱室友的情緒,甚至安撫室友,於是她的壓力變成了跟其他朋友發洩,可是每次發生意見不合時,她一樣要煩惱同樣的事情再發生。
  C的話,她是難過一陣子,之後慢慢釋懷。

  以我的經驗來說,多數人……尤其是女生,只要一發生衝突,這段關係就差不多結束了。她們很少會試著去解決衝突,不是以自以為對的方式增加衝突,就是衝突後感情不會更好,而是後退,甚至歸零、變負。
  我身邊則有一部分女生起衝突時比較像一部分男生,一發生衝突後,總是要對方以自己的想法為主,以自己的決定為主,可是又以「我很理智」的形象去包裝,所以會不斷說服對方「我這樣做是為我們雙方好」、「我這樣才是對的」、「你是錯的」。
  而我身邊多數男生會在發生衝突後覺得對方無法以理性溝通時,便自動放棄開口的權利,任由對方不滿。當然,這個「無法以理性溝通」還是任人認定,也有可能理解對方言行時產生錯誤,以至於出現誤解。
  因此這樣的人在衝突後很容易關係歸零、變冷淡,甚至更容易出現「拿熱臉貼冷屁股」的狀況。
  我到現在最要好的朋友們,其中有些衝突過,有些沒衝突過,沒衝突過的朋友……說真的,也不知道發生衝突後我們會怎樣。畢竟沒經歷過,我不知道對方會怎麼處理衝突方式,而對方的處理又能跟我的處理方式達到一種協調平衡嗎?這是未知數。
  至於衝突過的好朋友,我們沒有因此分開或者感情變淡,而是從中摸索到屬於我們的協調跟溝通方式,所以變得更加親近,有時還會說著別人都不懂,彼此才懂的外星語言。
  扣掉時間跟環境讓人減少聯絡以外,衝突是最容易讓人分開的。因為自以為對的處理方式或許根本錯的,甚至沒有替對方著想的心,沒有試圖理解不同想法的努力,於是衝突會一再發生。
  起衝突時,我從不認為自己是絕對正確的那位,因為會起衝突,雙方往往都有問題,除了前面所說的那些想法以外,也可能是表現出來的態度、某些言行上的錯誤理解。因此ABC所遇到的問題,我不會說他們所做的就是錯誤的,畢竟他們有自己的考量,當他們覺得那樣做是錯的時,就會找其他方法來改變。
  不過我起衝突後的做法……不會是A的閃避,如果我問心無愧也在乎這段交情,我會維持衝突前的互動方式;不會是B的安撫,因為我覺得起衝突的人要為自己情緒負責,面對那種「不存在自己經驗的就是不正常」的朋友,安撫只會增進他們認為這樣認知才是對的,甚至認為——衝突後對方就是要這樣安撫才叫正確的處理方式。
  我過去曾是C那種「拿熱臉貼冷屁股」的方式,覺得一段關係不該只是因為衝突而消失,會拼命想挽回朋友。
  現在的話,如果對方在衝突解決後想保持冷靜,我會配合,如果對方在衝突後直接消失、斷絕往來,我通常也不會再聯絡。後者看我在乎對方的情況,可能會試圖確認對方想法,對方做出無視、敵對、遠離等拒絕反應的話,那就不去做什麼打擾對方的舉動了。
  畢竟,這是我自認為好的解決方式,不代表對方眼中就是正常、正確的解決方式。
  因此——
  我問心無愧,維持衝突前的互動方式,對方可能覺得摸不透我而產生距離,也可能覺得我是不是很虛偽,在背後搞鬼。有時候這段期間還會出現對方把自己某些言行都當成在針對他,這樣相處下來對彼此也都是種壓力。
  我不安撫,對方可能覺得自己都放下身段等著我道歉,我卻死都不肯態度放軟,但是實際上我也不認為自己有嚴重錯到非得先道歉去求對方原諒,畢竟吵架的雙方都有錯。
  而在對方遠離或者切斷關係後,我不特意挽回的行為說不定也被解讀成「根本不重視這段交情」。

  如果雙方因為自身認知中的「不正常」起了衝突爭執,那麼加深衝突的往往來自「堅持自身立場」、「誤解對方態度與言行」,因為這種時候更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理解。
  人很難理解自己沒經歷過的事情,所以很容易對某些人提到的親身經歷出現「你的經歷怎麼那麼奇葩」、「這是假的吧?怎麼可能有這種事情發生!」這類言論。
  我如果使用「正常來說」,在我用語習慣裡則是指「通常來說」、「我經驗的多數狀況而言」。朋友提的事情,即使跟我有過的經歷大不相同,我也不會說「這是錯的」,因為以對方的經驗來說,那就是事實、是真的。不過我習慣會分享我的想法、做法,給朋友知道不同的狀況,可是這分享有時也會被誤解成我在針對對方的言論。
  那些我們以為的正常、正確,說不定在別人的世界裡,我們才是不正常、錯誤的。
  那些我們以為的不正常,可能換成別人,其實是非常自然又正常不過的事情。


  在跟朋友談了這整個長篇大論後,決定整理下來,不過其中有些過於習慣的口語化用詞,實在忙,沒注意到就沒修改了。
  我不認為衝突一定是壞事,就像《男扮女裝家政婦》三田園說的,有摩擦才有收穫。衝突以後,會知道對方在乎自己的程度是多少,願意包容的程度是多少,有哪些眉角最好不要碰觸,只要這一切彼此能協調得宜,不要受到負面效應的影響,彼此的關係會大有進展,甚至成為其他人打不破的銅牆鐵壁。
  所謂的負面效應是即使有無數正面的資訊讓我們去評價對某人的印象,但是很多時候、很多人只要一個負面資訊,就會不斷放大那一點,並且認為這是對方的缺點。就像是一直以來印象好的某個名人、某個親朋好友,卻因為一次不好的互動,所以對這人印象評價變差,如果認為這問題出在對方的個性,只是之前沒發現、沒了解或者被對方隱藏起來,就會落入負面效應的狀況中,甚至因此疏遠這個人,開始批評對方的一切。
  而文中所提的「不存在的正常」也可參考來自於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心理學者普羅寧的研究——偏見盲點。人認為自己認知的一切在任何人眼中應該都會一樣,所以無法認知到這樣的行為就是偏頗地思考。我看的書中提到的例子很有趣,一個大學生聽到父母說某個地區的人都很粗魯,認為他們陷入偏見,沒有看到個人獨特性,但是當這名大學生遇到學弟妹的某事情後說新生都一樣自私自利。差不多的句子,只是把某地區人換成某學校新生。可是問這位大學生,他會說自己跟沒有根據就亂說的父母不一樣,是經過充分邏輯思考後說的,以各種理由將自己的話正當化。
  我整篇內文沒有否定這些認知偏誤就是不對的,因為這是任何人都會出現的偏誤行為,只是不知道會在哪時候出現,也不知道會在哪件事、哪個人身上發生,更不一定是同一種的認知偏誤,問題在這些人有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會產生這樣的認知偏誤。
  有些人喜歡衝突,有些人不喜歡,有些人享受的是衝突後的關係更加踏實、緊密,沒有一種做法是絕對對的,也沒有一種做法是絕對錯的。但是,絕對不要把自己眼中的正常冠在他人身上,並且指稱那是不正常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鶖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