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前可先點選背景音樂播放:
  
  他們說她跟哥哥錯了,可是她不懂為什麼錯了,即使不懂,只要照著大人說的,說「自己真的覺得錯了」、「對不起」,大人說「這樣就可以了」。
  真的這樣就可以嗎?
  她不知道,哥哥也不清楚。
  她跟一起出生的哥哥被爺爺跟奶奶養大,直到上小學後才一起見到爸爸跟媽媽。
  一天裡見到爸爸的時候往往只有晚餐時間,更多的是一個禮拜之內從來不曾見到爸爸。
  至於媽媽,她總是聽到「這次考得怎樣?」、「我警告妳下次要認真一點!」、「怎麼退步了?妳太讓我失望了!」……
  看著同學、鄰居放學後都能出去玩,她只能在家裡不斷算媽媽給的功課,好羨慕。
  看著同學、鄰居假日時都能跟父母、朋友出去玩,她只能照著媽媽安排的上假日的才藝班,好枯燥。
  寒假不是寒假,暑假不是暑假,她想學的不能學,不想學的一直來。
  偶爾回到爺爺跟奶奶的家,她便忍不住希望可以待久一點,至少不用跟哥哥那麼早回到討厭的家。
  坐在她旁邊的小君說世界上最疼、最保護自己的女性就是媽媽,男性則叫爸爸,可是世界上最疼、最保護她的是爺爺跟奶奶……所以她的奶奶才是媽媽,爺爺才是爸爸,對吧?
  她成績退步,奶奶會說「不要緊,一定是有什麼不會的,下次加油!」,媽媽卻會邊打她,邊罵:「我生妳這個廢物是來氣我的嗎?考這麼差!路邊的小狗隨便亂寫,成績都比妳好!」。
  她生病,爺爺會緊張地抱著她去看醫生,媽媽卻會皺眉說:「離我遠一點!不要傳染給我」。
  奶奶受傷了,需要人照顧。
  爸爸跟媽媽拒絕幫忙爺爺,不管她跟哥哥再怎麼拜託,他們就是不答應。
  她跟哥哥逃離那個家,想回到爺爺家幫忙,卻迷了路。警察把他們送回爸爸跟媽媽的家,卻送不回爺爺跟奶奶的家。
  老師說不乖的人才會被關起來,那為什麼她跟哥哥的生活就像是被關起來一樣?

  他跟妹妹一起殺了爸爸跟媽媽,大人們說他們為什麼這麼狠心。
  大人不懂,卻裝懂地告訴他們——只要道歉就可以了。
  如果只要道歉就可以了……
  那為什麼他跟妹妹為了功課道歉再多次,爸爸跟媽媽都要打他們、罵他們?
  如果只要道歉就可以了……
  那為什麼爸爸跟媽媽卻不願意讓他們回去陪爺爺跟奶奶?
  老師說道歉是做了錯事的人在說的。
  那為什麼爸爸跟媽媽對他們不聞不問,忽然出現就要將他們帶離爺爺跟奶奶身邊,卻一句道歉都沒有說?
  別說是向他們道歉了……他們還得為了差幾分的分數、退步的成績、沒學好的才藝不斷向爸爸跟媽媽道歉。
  不乖的明明是爸爸跟媽媽,從爺爺跟奶奶身邊帶走他跟妹妹,奶奶受傷時也不幫爺爺照顧奶奶。
  不乖的明明是爸爸跟媽媽,從不關心他跟妹妹在學校有沒有被欺負,吃得好不好,只關心他們的成績如何、才藝學得如何,不行就是打,就是罵。
  老師說做錯事的人會被關、被懲罰,那麼是誰來懲罰做錯事的人?
  一定是像他們這樣的人才有資格懲罰做錯事的人吧!
  大人說道歉就對了,要他們道歉。
  雖然他跟妹妹不懂為什麼被欺負的人還要跟欺負自己的人道歉,不過大人們都說他跟妹妹不懂事,所以不知道這些舉動的嚴重性。
  既然大人說他們不懂,那他們就裝作真的不懂,可是,其實他們早就懂了……就在媽媽為了追回爸爸,逼迫爺爺跟奶奶把他跟妹妹交給他們照顧的那一天。
 

018 (1)


 
  這個故事的背景是媽媽在分手後未婚生下龍鳳胎,把孩子丟給自己的爸媽照顧後就消失得不見人影,多年後跟孩子的爸爸重逢,孩子的爸爸知道有龍鳳胎的存在,便提出結婚的條件——讓孩子認祖歸宗。
  爸爸這邊是因為「可能的遺產」而結婚,孩子的祖父、祖母喜歡孩子,有孩子的便有機會多拿一部分的遺產。
  故事裡,我故意不提父母重逢、不提爸爸這方面的背景,如同一件事的當事者都可能說出非事實的話般,周遭的目擊者頂多也只見到一部分的事實而已。
  新聞裡,自殺的、被自殺的、殺人的……我看過許多,其中也有我再熟悉不過的身邊親友,事實與新聞所提未必相同,而民眾又多半以新聞所提的下去判斷合理或矛盾。
  選擇《玫瑰色的你》作為背景音樂也是如此,這首歌被我解讀為每個人都有「各自認為的事實」,在他們心中並非「謊言」、「虛假」,雖然只是「一部分的事實」,卻常被認為是「完整的事實」。 一如歌詞「你看見你想看見的」所說,到底這篇的孩子是天真還是不天真?創作者的內心自有一番定論,然而觀者又是另一番想法也不一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鶖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