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跑龍套A:我有演過那個大電影B喔!
不懂的路人、網友、親友們(隨意代入):真的?你好厲害喔!
在A對許多人炫耀後,其中一個C覺得奇怪,加上剛好有認識該電影的製片與導演,於是問了⋯⋯
導演:啥?那誰啊?
製片:沒有,工作人員、演員名單,就連臨演都沒有這個人的名字。
以上也是下面批踢踢這篇文章的建議容易產生的問題。
在談我所知道的電影發展史以前,先來聊一件有趣的過往事情。
曾經有位網友在我跟其他網友之中炫耀她受邀贊助某部國片的拍攝,那些網友個個都捧她、崇拜她,覺得她好厲害,被名人邀請去贊助耶!
我沒讓那些網友們知道,但是那部國片的劇組有好幾個我認識的人,包括製片組與導演組。
基於好奇,我去問了。
答案當然是沒這個人參與拍攝,就連臨演都沒這個人。
而我試著跟其中一位因此崇拜她的網友暗示:也許她說的不是實話?她沒參與那個電影?
得到的回應是:妳有妄想症嗎?幹嘛把人家想得這麼壞!妳是多懂她嗎?
很好。所以我就閉嘴不再多說。
回到這篇文章的問題「電影片尾一定要有工作者名單嗎?」:
是的,這是尊重參與這部片的每個人。而且除了對電影有研究的人,或者知道相關歷史的人,應該很少人知道「片尾彩蛋」的歷史。
最早的電影是類似我們現今說的「獨立電影」,非商業公司取向,所以多半電影只會掛上導演名稱,連演員名稱都沒有。
再來開始出現商業公司的電影時,一開始這些公司想要去名人化,不讓演員的價碼變高,就像你替公司做了一個好的案子,但是名字是公司,不是你的,所以出去,人家只會知道某某公司有個好的行銷企劃/廣告/活動。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某些演員有了粉絲,這些粉絲讓那些演員的名字開始被掛在電影片頭或片尾。這大約是1930到1950之間的電影,後來還是有些獨立電影是採取只有導演名字跟片名的做法。
這階段還面臨了默片轉有聲片的聲音問題,就是演員雖然好看,但是聲音不怎樣。這部分可以透過《萬花嬉春》知道一點點那個時期的特色。
舉幾個早期片尾彩蛋的類似例子:
60年代的《瞞天過海》在片尾字幕跑完後繼續跑正片內容,這跟現今認定的彩蛋並不同。
1963年的《From Russia with Love》007作品將下一部片的預告放進片尾,這手法在惡靈古堡系列中也用過。
真正大量開始這種彩蛋做法的年代是80年代,像1979的《The Muppet Movie》、1980《空前絕後滿天飛》⋯⋯等電影開始出現彩蛋。
而在東方華語電影這塊,據某位影人跟我說的,最早是成龍電影引起這股風潮,成龍的電影會在片尾搭配字幕放些NG鏡頭⋯⋯這麼一說,是不是引起一些人的記憶?
彩蛋的做法讓不少觀眾會期待有彩蛋而待到最後,甚至有些人會為了片尾沒有彩蛋還待到最後一秒畫面轉黑而大罵,我也曾在電影院親耳聽見別人說過這個。
我覺得就是種時代的演變,但是我並不鼓勵彩蛋的濫用。電影的彩蛋有點類似番外、kuso、幕後花絮,但不應該瘋狂使用。
至於片尾名單有沒有人會看到完?說真的,我跟身邊看電影的朋友不論是不是待電影圈的,都會看到完,甚至會討論使用了幾組攝影組、道具組、三妝等。
但這畢竟不是常態。我反而是鼓勵有工作人員名單,但是不應該有彩蛋的那一方。
另外發文者提出「那買便當、飲料的小弟是不是也要掛名?」。
這在電影劇組中其實有個更正確的名稱,「製片助理」、「場務」,兩者我在朋友待的劇組都有見過。如果是小劇組,負責便當、飲料的可能就是「製片」本身。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